一直以來,這顆被喻為「印尼 冠上的珍珠」,以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印度教徒,在全世界最大伊斯蘭教國家的圍繞下,摘取了印度教的溫文敦厚,巴里島謹言慎行地尋找適合自身的求生本領。
不過,即便是一顆平平無奇的石頭,一旦落在巴里人手上,他們總有辦法把它琢磨刻鑿成令人嘖嘖稱奇的石雕藝術品——「每一個巴里人,彷彿甫出娘胎到入土,渾身是用不完的藝術創造性」,大家都這麼說;更何況,這是一塊深獲老天恩賜的豐饒美地。
「我們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印尼的珍珠或寶石,當顆石頭也無所謂,我們只求安定和平,不要動搖我們安身立命的信仰根基,更不要把我們當成達致任何政治目的的籌碼。」從事新聞工作的峇賈斯,一語道盡巴里島的獨特地域與現實處境,保健食品代工。
「巴里島爆炸」(Bomb Bali)後,許多外人義憤填膺地為巴里島打抱不平,島嶼內的大部分居民,在努力撐過這段措手不及的傷痛之餘,他們思索的,縫雙眼皮,不是如何有仇必報、血債血償,也不是聲嘶力竭地揮拳控訴,他們只想著:上天到底要藉此事件提醒我們什麼?是不是我們哪裡做錯了?抑或,我們過去太著重追求物質,以致對神明的崇敬之心漸漸失落了?不管我訪問的對象是知識分子或基層勞工,表達的字句或許不盡相同,制服,但意思大多相近,彷彿這是他們在如此無情的劫難中,所能找出最合理的解釋。
一場極端分子心懷惡意的恐怖攻擊,卻被巴里島人視為一個尋求宗教救贖的印記和機會。
巴里島面積只有六分之一個台灣的巴里島,以其豐富多元的地形景觀與天然資源,加上印度與多神教的神祕色彩,以及無處不在的藝術氣息,而深獲眾人青睞,肉毒桿菌。從外人讚歎的眼神中,它開始搜索,至終發現,原來那些踩在腳下、養家糊口的梯田、每天要望上好幾回的火山、再自然不過的沙灘海水、就連世代以來恪守遵循的習俗儀式與舞蹈,以及信手拈來的塗鴉和編織品,竟都是寶。於是,旅遊相關產業逐漸取代傳統農業,成為島嶼的主要經濟命脈。
巴里島受印尼歷史上最大的印度王朝滿者伯夷(Majapahit)的影響,早期的印尼普遍信奉印度教,從十六世紀伊斯蘭教勢力開始進入蘇門答臘和爪哇之後,原來信奉印度教的大批僧侶、藝術家、貴族與軍人紛紛逃往巴里島,至今,身為印尼三十個省分之一的巴里島,在主流而強勢的伊斯蘭教環伺下,仍能享有高度的宗教自由;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,也保持禮貌性的相互尊重,只不過,這份友好關係,近年來,因為彼此對「表露多少」的主張不同,而備受考驗。
好推薦:
留言列表